一、生平:
王木东1953年从江苏省美术工作室(江苏省国画院前身)接替张文俊副主任调来无锡惠山,从事当时业已停产的惠山泥人艺术的抢救、发掘和传承、培养工作,由此开始了60多年与雕塑、泥塑、彩塑艺术的不解之缘。中国美协副主席吴为山评价他:将东方的审美理想融汇于艺术创作,为推动惠山彩塑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王木东前后创作各类作品近700件(有些作品是成套的,一套就有几十件,如《六十花甲子》无锡民俗结婚群像等),在雕塑、泥塑、彩塑艺术的创作发展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90年代起,他又拿起画笔,秉承师法自然、描绘自然的理念,用欧美素描写实的技法,将传统与创新融合在国画创作中,他坚持常年外出风景、人物写生,逐步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风格,得到了广泛好评。
1922年:王木东出生于辽宁义县东曹家屯。
1928年:入义县西曹家屯小学。
1930年:王木东全家迁往沈阳。
1936年:入奉天省立第二初级中学。
1938年:初中毕业后,由父亲送往北平上高中。同年认识了日本大学毕业的王之江老师,向其学习雕塑,后在王之江的安排下于1940年东渡日本。
1940年:考入日本大学艺术学部(学院)雕塑系,学习雕塑和油画。教师为留法雕塑家清水多嘉示(罗丹的学生)和日本著名雕塑家本乡新。绘画教师为内田岩、寺内太冶郎,理论教师为留法学生柳亮。日本大学艺术学部为日本著名的艺术院校,设有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绘画、雕塑等专科(院系)。教授都是艺术界的名人。在日本大学王木东接受了西方的艺术,建立了对艺术的真正理解。
1942年:参加日本新制作美展(雕塑《宋征殷头像》)。
1943年:毕业回国,在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任副教授,教授绘画,并在中大附中任美术老师。
1945年:转入教会学校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附中及中华女中教授美术。
1946年:经同乡金大中老师介绍到杭州青年中学教美术。期间用半年时间游览了杭州各著名景区,对个人绘画受益匪浅。
1946年:回南京,仍在中华女中,市二初中任教。
1949年:二月由中华女中化学老师高锡安介绍,成为中共正式党员。
1950年:被调到南京市立师范学校任美术教研组长。创作了《列宁像》,由江苏省作为礼品送给苏联文化代表团。
1952年:雕塑《志愿军救朝鲜小孩》在人民日报发表。
1953年:被江苏省文化局调到江苏省美术工作室(江苏省国画院前身)。同年赴无锡惠山负责抢救、发掘、整理、传承和培养惠山泥人艺术工作。编写了《惠山手捏泥人技法》,和其他同志一起收集了九百多件历史作品,开创了惠山泥人陈列馆。
1954年:省文化局批准在无锡惠山成立江苏省惠山泥塑创作研究所,王木东任所长。创办了江苏省惠山泥塑彩绘训练班,为惠山泥人培养了接班人。当年的学员中:喻湘莲、王楠仙、陈荣根、李仁荣等现均为国大师、省大师和高级工艺美术师,他们的徒弟有一些目前也都成为省大师和高级工艺师。
1956年:泥人研究所被撤销后并入合作社,王木东从事创作工作。
1957年:干部下放,被下放到昆山县征义乡光荣农业合作社。同年反右运动开始。
1959年:调回无锡,到无锡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泥塑创作组工作。
1962年:研究所又撤销,回到泥人厂创作组。1964年泥人研究所在泥人厂成立。创作雕塑《陈毅元帅》参加市美展,《周恩来总理》送南京展览。创作的《毛主席在渤海之滨》立像等,畅销全国,深受欢迎。
1966年:文革开始,泥人研究所又撤销,成为反动学术权威,批斗对象,下放泥人二社劳动。
1975年:文革结束,被调到雕刻厂教玉雕,不久再调回泥人厂创作组。
1978年:拨乱反正后,恢复泥人研究所。调回研究所,创作进入旺盛期。兼任无锡工艺美术学校教师,为现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等的雕塑教师。
1982年:任泥人研究所艺术指导,被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推选为第一届顾问,恢复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及市美协会员等。创作了无锡梁溪大桥广场大型组雕《腾飞》,太湖文化宫群雕,《李清照》、《杨贵妃》等彩塑。泥塑《未下完的一盘棋》到日本展出。
1988年:被国家轻工部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光荣称号。出版了【日本雕塑家本乡新】和与人合译了【西洋名画故事】。
1992年:享受国务院为文化事业做出突出贡献政府特殊津贴。开始水墨写生工作。秉承人物场景、山水写意均要师法自然的理念,在写生、创作中将西洋绘画技法和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1995年:由泥人厂成立大师工作室,创作了《齐白石》、《张大千》、《阿炳》、《梅兰芳》等艺术名人雕塑。
2005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授予中国美术终身成就奖,评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2008年: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亚太地区分会授予亚太地区首届手工艺大师光荣称号。(中国只有17位)
2012年:曾任文化部工艺美术大师进修班雕塑技术教授。
二、主要作品:
王木东先生早年赴日学习雕塑、油画,师出名门。1953年后在抢救、发掘、整理、传承惠山泥塑、彩塑、手捏泥人过程中,他一丝不苟,兢兢业业,深思熟虑,博采众长,将西洋雕塑系统的艺术理论,和传统的中华民间艺术实践相结合,在理论和技艺上都有极大的提高。他的雕塑,泥塑、彩塑、手捏泥人、戏文题材广泛,作品很多。如历史名人、经典剧目、神话传说、民间习俗、文化传承等等。其中《达摩》被北京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齐白石》、《阿炳》、《陈毅》、《王昆仑》、《邓小平》等雕塑、彩塑、手捏泥人作品,相继被国内外很多机构收藏和展示。
2.1 泥塑、彩塑 、手捏泥人、戏文
《麻姑献寿》、《李清照》、《红娘》、《谭记儿》、《无锡结婚风俗(组)》、《杨贵妃》、《李桂芝》、《牡丹亭 (系列)》、《拾玉镯》、《珍珠塔(锡剧)》、《新娘》、《小班戏(系列)》、《评弹》、《唐妆仕女》、《自在观音》《惠山竹炉》、《母子》、《未下完的一盘棋》、《火神》、《京剧(系列)》、《王彬彬》、《梅兰珍》、《王兰英》、《沈佩华》、《达摩》,《戏曲人物(系列)》、大型等身彩塑《邵宝》、《张巡 》、《许远》、《女娲》、《秦淮河八艳(组)》、《六十花甲子人物(组)》等等。
2.2 雕塑
《列宁》、《齐白石》、《张大千》、《阿炳》、《梅兰芳》、《毛主席在渤海之滨》、《邓小平》、《王昆仑》、《鲁迅》、《徐寿》、《徐建寅》、《荣德生》、《荣毅仁》、《程文浩》、《程志新》、《李白》、《袁隆平》、《华蘅芳》、《吴昌硕》、《吴冠中》、《人体》,大型组雕《滕飞组雕》、《周恩来总理》、《陈毅元帅》等。
2.3 绘画
王木东先生自幼喜爱江南水乡,无锡、苏州、杭州的生活、工作经历,不仅增加了他对江南山水、人物、景观的理解和认知,也陶冶了他的情操。他用画国画的水墨,画素描的方法来描绘风景人物,二十多年来他深思熟虑、博采众长,坚持不断的写生创作,逐步的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尤其是他在绘画中点缀的人物,往往寥寥数笔,即动作传神,栩栩如生,别具一番神韵。他的画作被许多专业机构和个人所收藏。
作品有:《江南三月菜花黄》、《黄婆墩》、《春申涧》、《映山湖之晨》、《惠山庙会》、《惠山古镇西神广场》、《浙中东阳卢宅》、《锦汇琦初冬》、《古榆树》《锦园》、《龙头河烧香浜》、《南门老虎灶》、《二泉书院》、《华孝子祠》、《太湖春色》、《寄畅园(系列)》、《惠麓秋深》、《万壑树声满》、《吟苑》、《城中公园》、《新昌风光》、《江南初冬》、《太湖农村》、《惠山古镇横街》、《古华山门》、《映山湖之晨》、《巡塘古镇庭院》、《九曲清流》、《姐妹情深》、《古运河(系列)》、《大运河(系列)》、长卷《寄畅园全景》、《惠山园全景》等。其中有一些属于景区全景,如恢复中的惠山古镇有一百多张,锡惠景区有四百多张,寄畅园景区有二百多张等。